Huai-Yi Xie homepage

Huai-Yi Xie (謝懷毅)

https://hyxie.pixnet.net/blog/post/357035323

e-mail: damoxie156@gmail.com

Google Scholar: Huai-Yi Xie

ORCID IDs: Huai-Yi Xie

My free-time research interests

Topic 1: Dyadic Green's func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axion electrodynamics, dyadic Green's function (DGF) is an elegant and power method to obtain the full solutions of the vector wave equations. Generalizing the DGFs for planar topological insulator (TI) multilayer films shown in J. A. Crosse, S. Fuchs and S. Y. Buhmann, Phys. Rev. A 92 063831 (2015), I have constructed DGFs for a TI stratified sphere and published in Phys. Scr. 98, 055504 (2023).

Recent Publications (2019-present)

Huai-Yi Xie,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 topological insulator stratified sphere: dyadic Green's function method, Phys. Scr. 99, 065502 (2024) pdf
R. Chang, Huai-Yi Xie and P. T. Leu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rom a spherical static current source coupled to harmonic axion field, Phys. Lett. A 481, 128991 (2023) pdf
Huai-Yi Xie, Dyadic Green's function for a topological insulator stratified sphere, Phys. Scr. 98, 055504 (2023) pdf; ibid 99, 029601 (2024) pdf
R. Chang, Huai-Yi Xie and P. T. Leung, Plasmonic hybrid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opological insulators, J. Opt. Soc. Am. B 39, 452 (2022) pdf
R. Chang, Huai-Yi Xie and P. T. Leu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n the presence of topological insulators, Optik 251, 168424 (2022) pdf
Huai-Yi Xie, R. Chang and P. T. Leung, Dipol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near a topological insulator sphere coated with a metallic nanoshell, Results in Physics 23, 104014 (2021) pdf
Huai-Yi Xie and P. T. Leung, Electromagnetic reciprocity in the presence of topological insulators, Phys. Commun. 4, 095014 (2020) pdf
R. Chang, Huai-Yi Xie, Y. C. Wang, H. P. Chiang and P. T. Leung, Topological magnetoelectric effect as probed by nanoshell plasmonic modes, Results in Physics 15, 102744 (2019) pdf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天氣: 多雲時晴偶有霧雨(日出06:39 日落17:33)
人員: 我和我父親
身體狀態: 我: 佳 父親: 佳
時間: 5小時8分鐘
紀錄: 綠野遊蹤GPX航跡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前言:在10年前(2015年)跟父親一起登關山嶺山,那時整個路程都是摸黑加上跟團時間緊湊,沒能好好一覽高山美景,在工作進度都達到之後,跟父親仔細規劃從溪頭山連走至關山嶺山這條路線,在短短大約1公里就上升600多公尺直上溪頭山頂真是超級過癮,雖然溪頭山山頂白牆,但在連走過程中有巨石陣,有矮箭竹林海,壯闊的鐵杉林,多變的林相別有一番風趣,另外感謝山神保佑,萬分感謝!

遊記:
8:15 大關山隧道口整裝出發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8:34 溪頭山登山口(南橫便道里程38.6km)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9:16 抵達巨石陣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10:14 抵達往魔保來山岔路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10:24 溪頭山頂(標高3272m),此時白牆,拍照記錄一下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10:31 抵達往關山嶺山岔路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11:07 抵達溪頭山山屋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12:26 關山嶺山頂(標高3176m),很多山友在拍照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12:51 抵達往關山嶺山里程0.5km,往登山口里程1km處,此時風景甚美有絕佳雲海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13:02 抵達往關山嶺山里程1km,往登山口里程0.5km處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13:22 抵達關山嶺山登山口(大關山隧道口處),此次連走圓滿達成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登山紀錄] 2025/1/24 溪頭山連走關山嶺山

後記: 這次登山我和我父親很期待並做了充足的準備,雖連走時間不長,但南橫梅山口早上7:00才開放,下午5:00之前要離開也是一番挑戰,時間必定要控制得宜才可以,總之這次連走過程還蠻順利,欣賞到多變的林相,也看到壯麗的雲海,非常感謝山神.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 多雲時晴偶有霧雨有強風
人員: 我和我父親
身體狀態: 我: 佳 父親: 佳
時間: 14小時44分鐘
紀錄: 綠野遊蹤GPX航跡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前言:之前(2014年)跟父親一起走過雪季Y型聖稜線,那時候考量到安全,從水管路就直下369山莊而不是續行至北稜角在上雪山主峰在下369山莊,另外今年(2024)初我們也錯過了雪季陽明山,於是就有了在雪季登雪山傳統路線的想法,但因父親年紀已過古稀之年,加上父親上次登高山已過多年,於是我們討論之後採取一天單攻來回,在父親未來有限的登山生涯裡,我盡量在安全的情況之下紀錄父親登山的身影,這次山神真的有保佑讓我們父子美景看到飽,萬分感謝!

遊記:
00:38 雪山登山口(大水池)整裝出發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1:47 七卡山莊出發(已上完洗手間)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2:57 哭坡起點(雪主里程4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4:26 三六九臨時營地岔路(雪主里程約7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5:07 黑森林入口(雪主里程7.9km)

05:30 石瀑區(雪主里程8.6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5:54 水源岔路(雪主里程8.9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6:35 黑森林出口(雪主里程9.8km),有積雪和硬冰,接下來行走要非常小心(尤其雪主里程10.3km-10.7km很好滑很危險)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7:55 雪山頂(雪主里程10.9km),雖雲霧繚繞但可看到陽光,風超大(輻風等級大於6)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8:14 開始回程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8:43 回到雪主里程10.6km,路況很好滑需很小心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8:57 回到雪主里程10.4km,此時雲霧漸開對面品田山很是壯觀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9:48 回到雪主里程10km,此時有藍天有白雲有雲霧有雪景有陽光,一直拍照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09:58 回到雪主里程9.7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0:25 回到水源岔路(雪主里程8.9km),此時陽光穿透森林且雲霧繚繞真是美,拍照紀錄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0:47 回到石瀑區(雪主里程8.6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1:10 回到雪主里程8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1:17 回到黑森林入口(雪主里程7.9km),此時太陽甚大很溫暖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1:44 回到三六九臨時營地岔路(雪主里程約7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2:28 回到雪主里程5km,此時起大霧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3:07 回到哭坡起點(雪主里程4km)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4:19 回到七卡山莊,不休息續行,期間賞楓拍照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15:16 回到雪山登山口(大水池)

[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登山紀錄] 2024/12/21 一日雪季雪山單攻

後記: 這次登山我和我父親做了充足的準備,因為在雪季登山所以我們很早就出發,加上父親上次登高山已過4年多,這次我們收穫很大,尤其是看到有藍天有白雲有雲霧有陽光有雪的雪山群峰,相機讓我們拍到飽也對山神更加敬畏,感謝山神保佑讓我們父子看到雪山群峰絕佳世界級的美景(北國風光)!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天氣: 0430 晴時多雲 0501 多雲轉陰
人員: 我和我父親
身體狀態: 我: 佳 父親: 佳
航跡紀錄: 綠野遊蹤GPX航跡+紙筆紀錄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前言:
在11年前(2014年)跟父親一起走雪季Y型聖稜線,並在去年(2024年)自己獨自順走O型聖稜線,我都計畫要爬穆特勒布山,但都失之交臂(安全為重),加上我父親很想要看看品田斷崖有沒有傳說中的難爬,於是我和我父親就規劃以兩天來完成順O聖,可以讓整趟行程可以慢慢欣賞高山美景,但我們很久沒有重裝一起住山屋了,加上我一直處於長期坐辦公室的狀態,雖然我平常一直有再訓練體能,但山神實在有保佑,讓我們父子再度看到聖稜線的美景,穆特勒布山在奮戰14個多小時之後終於在大約下午4點多一點成功登頂,看到壯麗的雲海真的是超棒,聖稜線上的霸王之山果真名不虛傳!隔天重裝強渡素密達斷崖和品田斷崖也是小心翼翼,不容一絲馬虎!在素密達山往布秀蘭山的路上,我記取上次獨走的教訓,這次採取了互相找路的模式加上GPX定位加上對地形的印象,幾乎沒有走錯路,加上山神保佑都好天氣視野很好方向很容易判斷,接下來再往品田山的路上,由於去年我已經走過一次而更有保握,唯一難題就是重裝上品斷,除了在第二段前一段人包分離之外,其他都是順利過關,感謝山神保佑,萬分感謝!


遊記:

D1(20250430):
1:34 雪山登山口停車處整裝出發
2:35 抵達七卡山莊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4:02 抵達哭坡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4:54 抵達雪山東峰登山口
4:57 雪山東峰頂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6:16 抵達水管路里程0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7:36 抵達七家灣溪源頭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9:12 抵達水管路里程2.5km,上到聖稜線里程1.9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0:29 抵達聖稜線里程3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1:16 抵達雪北山屋(聖稜線里程4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1:55 抵達往大霸尖山,雪山主峰,雪山北峰三叉路口,把重裝卸下網雪山北峰前進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2:00 雪山北峰頂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2:15 回到三叉路口,上裝前往素密達山屋,此時開始起雲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4:20 抵達聖稜線里程5.8km處,要連續大上坡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4:59 抵達聖稜線里程6km
15:16 抵達素密達山屋(聖稜線里程6.3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5:41 開始輕裝登穆特勒布山,確認一下路徑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6:07 在穿越密玉山圓柏林之後,終於登頂穆特勒布山(標高3626m),此時雲海壯闊,完成我十幾年來的心願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6:18 開始下山,穆特勒布山頂超棒!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6:43 回到素密達山屋,休息吃飯睡覺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D2(20250501):
5:25 整裝出發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5:48 抵達聖稜線里程6.7km,準備開始上攀素密達斷崖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6:07 上攀至素密達斷崖頂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6:12 素密達山頂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6:22 抵達聖稜線里程6.8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6:41 抵達聖稜線里程6.9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6:55 抵達聖稜線里程7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7:04 抵達聖稜線里程7.1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7:22 抵達聖稜線里程7.3km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8:05 布秀蘭山頂(聖稜線里程7.7km),休息一下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8:44 抵達品田斷崖底,準備上攀品田斷崖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8:51 過攀品田斷崖第三段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9:03 過攀品田斷崖第二段之2,採人包分離方式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9:15 過攀品田斷崖第二段之1,重裝上去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9:29 過攀品田斷崖第一段
9:30 品田山頂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9:53 抵達V形斷崖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9:58 過V形斷崖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0:14 抵達新達草原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0:43 抵達新達山屋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0:47 抵達三叉路口(往品田,大霸尖山,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1:23 抵達池有名樹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2:02 抵達三叉營地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4:45 抵達池有山登山口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登山紀錄] 20250430-0501順O聖(含穆特勒布山

15:44 抵達武陵山莊
17:09 抵達雪山登山口


後記: 這次登山我和我父親很期待並做了充足的準備,考量到父親年紀大(75歲),加上我好久好久沒有背超過25公斤的大背包了,還好一切都很順利,但背部由於太久沒有背重物而磨破皮,但高山美景真的是太棒了!穆特勒布山終於登頂了,也完成我十多年來一直念念不忘的心願,其實在素密達山頂就知道穆特勒布的雄偉,但在穆特勒布山頂上真的是難以言喻,此時看聖稜線的雲海真的是絕佳!另外也完成我父親每天一直跟我說一定要親眼看看品田三段斷崖的厲害,非常感謝山神保佑我們父子平安完登全程且看到絕佳的高山美景,聖稜線讚!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 多雲偶有霧雨(日出06:16 日落17:04)
人員: 我一人
身體狀態: 佳
時間: 19小時50分鐘
紀錄: 綠野遊蹤GPX航跡+紙筆記錄
輔助: 上河文化台灣百岳導遊圖04+綠野遊蹤指北針
註記: (1) 登山一開始手機開省電模式紀錄不精確且過三叉營地下山中途手機沒電,故GPX航跡可信賴之紀錄為14小時12分鐘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2) 之後把所有遊記時間詳細記錄到上河文化台灣百岳導遊圖04(路線用螢光筆顯示),藉此得知腳程狀況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前言:一日O型聖稜線是我的口袋名單,在雪季來臨之前且溫度不要太低(雪山山頂約5-10度)是實現此次行程的最佳時機,在工作都完成之時休假來挑戰之,山神有保佑順利完成,萬分感謝!

遊記:
01:51 雪山登山口(大水池)整裝出發
02:35 七卡山莊,上洗手間
02:48 出發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3:47 哭坡起點(雪主里程4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4:57 三六九臨時營地岔路(雪主里程約7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5:25 黑森林入口(雪主里程7.9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6:11 水源岔路(雪主里程8.9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6:36 黑森林出口(雪主里程9.8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7:15 雪山頂(雪主里程10.9km),雖雲霧繚繞但可看到陽光,大休息拍照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7:29 出發,續行往聖稜線(聖稜線里程0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7:45 第一次垂直陡升(北稜角山腳下)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7:53 北稜角頂(聖稜線里程約0.5km),猶記得上次來拜訪已經是11年前了,時間過得真是快,休息拍照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8:01 出發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8:14 聖稜線里程1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8:31 凱蘭特崑山頂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8:39 三叉路口(雪主,雪北,三六九)(聖稜線里程1.9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8:47 聖稜線里程2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9:14 聖稜線里程3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9:38 雪北山屋(聖稜線里程4km),童話世界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09:54 三叉路口(大霸,雪北,雪主),休息一下背包放下登雪北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0:04 雪山北峰頂,大休息拍照,有達到預期目標早上十點左右抵達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0:15 返回三叉路口,此時雲霧繚繞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0:37 聖稜線里程5km,期間雲霧千變萬化,有藍天有白雲有霧氣,如進入神仙領域,路程雖然艱苦但只要吸飽霧氣就會精力無窮,與山神對話祈福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1:10 第二次垂直陡升(聖稜線里程5.8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1:33 聖稜線里程6km,期間箭竹密林超級濕,褲子鞋子襪子濕透了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1:42 素密達山屋(聖稜線里程6.3km),童話世界,休息一下,看看時間不夠穆特勒布只好下次有機會再好好拜訪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2:04 第三次垂直陡升,素密達斷崖上攀起點(聖稜線里程6.7km),有達到預期目標中午十二點左右抵達,跟10年前不同的是,多一個鯊魚劍,攀登難度降低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2:14 素密達斷崖頂,感謝山神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2:19 素密達山頂,此時起大霧,休息一下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2:42 聖稜線里程6.8km,拿出地圖確認方位並找路(疊石標記),並回想之前Y聖遊記紀錄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3:16 聖稜線里程6.9km,拿出地圖確認方位並找路(疊石標記),並回想之前Y聖遊記紀錄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3:22 聖稜線里程7km,結束找路,在巨石陣加上大霧是個考驗,順利過關感謝山神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3:29 聖稜線里程7.1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3:43 聖稜線里程7.3km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4:04 聖稜線里程7.6km
14:09 三叉路口(大霸,品田,雪主),聖稜線里程7.7km,沒看到布秀蘭山鋼杯,因為大霧差點走向大霸的方向上,確認方位之後往品田山方向續行,之後不小心走到獸徑感覺不對勁回頭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4:49 第四次垂直陡升,品田斷崖第三段上攀起點,有達到預期目標下午三點左右抵達,大休息準備上攀,心理一直默念山神保佑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4:57 克服品田斷崖第三段到頂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5:00 品田斷崖第二段上攀起點(又分為兩段),休息一下並好好思考要如何才能通過第一段(會卡背包)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5:03 過第一段,大休息準備上攀,心理一直默念山神保佑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5:08 克服品田斷崖第二段到頂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5:15 品田斷崖第一段上攀起點,大休息準備上攀,心理一直默念山神保佑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5:20 克服品田斷崖第一段到頂,但開始上攀要跨出第一步時,岩石會滑只好用跳的
15:22 品田山頂,大休息拍照,感謝山神保佑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5:28 出發,接上武陵四秀傳統路徑
15:39 第五次垂直陡升(品田前鋒V斷),休息一下準備上攀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5:47 上攀至V斷頂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5:59 新達草原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6:17 新達山屋
16:20 三叉路口(大霸,品田,桃山)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6:49 池有名樹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7:03 三叉營地

[登山紀錄] 2024/11/22 一日順時針O型聖稜線獨走
18:57 品田池有登山口
19:59 武陵山莊
21:41 雪山登山口(大水池)

後記: 這次登山我做了充足的準備,雖然在10年前跟父親一起走過雪季Y聖(多天),但這次路線跟上次不同,加上又是獨攀(一天),故特別重視時間管理,此外布秀蘭到品田這一段我沒走過,出發前好幾個星期一直在研究山友如何過品田斷崖(下攀)和看上河文化地圖從布秀蘭到品田所需要花的時間,山神有保佑加上爬品斷時莫名振奮,一鼓作氣從品斷登上品田山,期間我也順便做了許多疊石,幫助山友找上(下)攀斷崖點,另順O在素密達到布秀蘭這一段亂石堆要多費心找疊石(逆好找因為從下往上看),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穆特勒布再度擦身而過(安全為重),最後我還是要說:聖稜線讚!

參考: (1) 【品田斷崖路線全紀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pT3L6g-8k  
    (2) 【聖稜線EP1】品田斷崖、素密達斷崖超詳細記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2IRxmNw2k
    (3) 聖稜線一日遊──O型縱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kGqJn52aQ
         (4)  我與父親的雪季Y型聖稜線回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wIeFGOkd4
         (5)  [登山紀錄]12/29/2013--1/3/2014六天五夜雪季Y型聖稜線縱走 https://hyxie.pixnet.net/blog/post/52137004
         (6)  [台灣高山美景系列(一)] 我與父親的雪季Y型聖稜線篇(12/29/2013--1/3/2014) https://hyxie.pixnet.net/blog/post/265064524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機: 因為陽明山下雪是很難得的事情,這次我和我父親剛好在周末(1/9)有空,所以就想上山去賞雪,為了安全起見,從聖人橋起登再從苗圃登山口出來
成員: 我和我父親

簡單行程紀錄: 

6:55 抵達捷運劍潭站,遠眺面天山有雪

IMG20210109065700.jpg

IMG20210109065743.jpg

IMG20210109070052.jpg

7:26 聖人橋出發

IMG_5844.JPG

IMG20210109072644.jpg

8:24 抵達風櫃嘴

IMG20210109082412.jpg

IMG_5853.JPG

9:04 抵達頂山頂

IMG20210109090443.jpg

IMG20210109090458.jpg

IMG20210109092807.jpg

IMG20210109092836.jpg

IMG20210109092845.jpg

青青草原被雪覆蓋

IMG_5864.JPG

9:47 抵達青青草原,遠眺101大樓

IMG20210109095820.jpg

IMG20210109095926.jpg

IMG20210109100221.jpg

IMG20210109100244.jpg

IMG_5922.JPG

10:17 抵達石梯嶺頂

IMG20210109101701.jpg

IMG20210109101713.jpg

IMG20210109102631.jpg

IMG_5945.JPG

IMG20210109103149.jpg

來一張父子合照,感謝山友幫忙

IMG20210109103801.jpg

11:40 抵達冷水坑

IMG20210109115353.jpg

IMG20210109120232.jpg

IMG_5985.JPG

IMG_5989.JPG

IMG_5990.JPG

IMG_6023.JPG

IMG20210109124207.jpg

IMG20210109124228.jpg

IMG_6026.JPG

12:49 抵達七星山東峰頂

IMG_6035.JPG

IMG_6036.JPG

13:10 抵達七星山主峰頂,很多人在拍照

IMG_6072.JPG

IMG20210109131350.jpg

山頂大約-1度

IMG_6061.JPG

IMG20210109130953.jpg

IMG20210109131002.jpg

IMG_6063.JPG

IMG20210109131112.jpg

IMG20210109130410.jpg

IMG20210109131824.jpg

IMG20210109131843.jpg

IMG20210109132706.jpg

IMG20210109132708.jpg

IMG20210109132812.jpg

IMG20210109133007.jpg

IMG20210109134337.jpg

IMG20210109134520.jpg

14:16 抵達苗圃登山口

IMG20210109141657.jpg
14:40 抵達公車站

IMG20210109144420.jpg

後記: 能夠欣賞到陽明山大規模的雪景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雖然這次雪況不如2016年1月霸王寒流那次,大概與2018年2月那次差不多,但這次我和我父親終於一起欣賞陽明山雪景(2016父親獨自,2018我獨自),由於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增加,未來數年陽明山下大雪的機率應該還是會有,期待下一次陽明山下大雪的美景

參考資料:
(1) [登山紀錄] 1/25/2016 雪季陽明山縱走(聖人橋-->小油坑-->苗圃):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321250890
(2) [登山紀錄] 2/6/2018 雪季陽明山西向東大縱走獨走探勘紀錄: https://hyxie.pixnet.net/blog/post/346600591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其實我一直很想要立即完成此篇遊記(登山完後隔天上班剛好下午輪到竹子山氣象站做鄉鎮預報回饋,看著白頭的七星山我心裡想著我昨天就在上面XD)但都沒有時間好好來寫...因為要完成真正的雪季陽明山大縱走真的是難能可貴,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好不容易在過完舊曆年之前(放假最後一天)寫完了(若沒寫完大概又不知啥時可以一口氣完成了...之後的南大武山登山紀錄也要補上),與大家分享:)這次縱走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僅次於雪季Y型聖稜線和雪季南湖大山,在我的人生中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

成員:我一人
紀錄:我

前言:能完成雪季陽明山大縱走是我一生的極大願望之一(原本我想說錯過前年霸王寒流那一次就可能又要等個數十年,沒想到那麼快就讓我保握到機會了,真幸運!),我很難想像在台北地區能有雪季(真的好多雪好多冰)大縱走(一天走大約30公里)的經驗,畢竟在台北看到雪景真的是很不容易,更別遑論雪季大縱走了(沒有積雪就不是雪季了),前一天看到山友回報說陽明山西段有雪,加上隔天有空,於是我下定決心要去,嚴格來說,此行並不能叫做探勘,因為陽明山大縱走是很熱門的路線,不過因為下雪之後路況不明(尤其是大屯西峰到南峰這一段平常就頗具挑戰的路段而言),所以探勘還是很適合這次雪季陽明山大縱走的標題,其實我已經走過陽明山大縱走十幾次,但是我深深體會到雪地登山的危險性,在正常的情況下,對我來說,陽明山大縱走全程大約七小時之內就可以輕鬆地完成(山友一般要10-12小時,若加上風櫃嘴到聖人橋這一段里程會更久),但重點是雪季我並不知道那些路段的雪況(是軟雪?硬雪?堅冰?),但是在參考前年初霸王寒流我父親紀錄的半套雪季陽明山縱走(聖人橋-->小油坑-->苗圃)遊記之後就有一定的保握了,於是我就不設特定的時間點完成全程(這樣比較沒有壓力也比較安全),但最好不要摸黑,沒有積雪的路段就按照我之前的步調,有積雪有堅冰就把踏點製造出來再前進,安全為重,若走不過去就撤退或繞過.但對我來說我雪季登山經驗是豐富的:從一開始驚心動魄的雪季聖稜線開始,到之後雪季南湖大山,再來雪季北二段,之後雪季南三段.所以我有非常強烈的信心可以完成此次雪季陽明山大縱走,雖然是臨時決定要去挑戰,但我這次的裝備提升到登高山的裝備,涼鞋改穿登山鞋(跟之前聖稜線穿的一樣)增加抓地力防止雪攀滑落,再來衣服就穿之前用完登百岳兌換卷換來的歐都納衣服,外套就穿之前單攻奇萊主北穿過的,加上兩支木棍(比登山杖好,登山杖又貴又容易折斷),一大早五點半起床,六點搭社區最早班的公車出發(好久沒有那麼早出門登山,因為雪季登山要花比一般縱走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時間紀錄和簡單遊記:

1  

7:00 好不容易在早上七點到北投捷運站,剛剛坐捷運途中窗外遠眺向天面天有積雪我很高興,但我遠遠望公車站就看到好多人在排隊,一問之下都是要去賞雪的,我記得大姊還問我要走到哪裡,我說能走到哪裡就到哪裡,畢竟雪地登山是比較危險的,等了大約半個小時終於等到小6的車了
7:28 搭上小6公車,車上擠滿了賞雪的山友讓我印象超深刻因為以前我搭車從來沒有那麼多人過

2  

7:48 抵達清天宮,第一件事就是拜拜,祈禱我能夠順利完成此次雪季陽明山西向東大縱走,山神要保佑我啊!

3  

7:49 抵達清天宮登山口,開始登山

4  

8:07 抵達往向天山的岔路口,取左往向天山,並在海拔大約800公尺左右開始有殘雪

5

6

7  

8:33 抵達向天山頂,雪還不少,這時我很是興奮來對了!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42 抵達面天山頂,雪況甚好,途中很感謝山友幫我拍照,這時風也甚大但我還是去觀景台好好拍個北國風景,雪好棒啊!遠遠望去竹子山大屯山七星山山頭全部覆蓋著靄靄白雪:)我內心好感動阿!

19

20

21

22

23

24

25 

8:52 開始下山,往大屯西峰登山口前進,但開始時我有點懼怕因為下面天山都是雪且有些是硬雪甚至硬冰,且我很久沒有雪地行走了有點忘記怎麼走,還好走了一段之後並在好心山友叫我不要急之下我逐漸想起以前雪攀聖稜線的艱苦情況,就慢慢走創踏點,不然真的會七天後回家...

26  

27

28

29

30

31

32 

9:07 抵達另一側登山口,不休息續前往大屯西峰登山口

9:10 抵達大屯西峰登山口,開始挑戰雪季的大屯西峰

33

34

35

36

37  

9:28 經由一番努力之下,好不容易登頂大屯西峰,尤其是登頂前最後100公尺,沿途積雪甚多,實在是寸步難行,又濕又滑,但我心裡卻很興奮在台北竟然可以雪地登山,於是我在絕對安全的範圍之下開始狂拍照,在大屯西峰頂遠望白白的大屯主峰,白白的七星山主東峰,心裡真的很高興!平常我在獨自走陽明山大縱走的時候很少跟山頭合照(大屯西峰平常就很難得遇到山友,何況是現在積雪的情況),這次雪季很難得我就設定十秒自拍留下歷史性的一刻,心裡覺得好滿足阿!

38

39

40

41

42 

9:39 休息夠了開始從另一側下山,這個路段是陽明山大縱走挑戰最大的,因為是連續垂直陡降,我下降了一段驚呆了,此時的我腦中浮現了我在雪季北二段期間下鬼門關山的場景,這簡直是一模一樣,眼前的路都是雪,我不敢大意趕緊把裝備調整一下,先往高處走一小段拍一下美照,之後把相機收好,準備全力登山,跟那時一樣努力創造踏點一步一步前進,再下降了一段之後,雪變少了加上太陽公公微微露臉,但迎接我的卻是融雪之後的陡降爛泥巴路,因為接近90度陡降我只好背對著道路小心翼翼地垂降,花了一些時間終於平安地抵達底處,這時我心裡想說,今天應該要帶繩子的,還好山神有保佑順利過關:)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9:52 抵達要往大屯南峰的岔路口,續前進

53  

9:57 要開始陡上大屯南峰了,但上南峰的過程中雪況就比西峰少很多了,但也是又濕又滑很不好走

54  

10:05 經由一番努力之下,登頂大屯南峰,有一些殘雪,一樣跟南峰拍張設定10秒的自拍照休息一下續行,不過當我遠眺大屯主峰時發現雪況甚優!

55

56

57

58

59

60

10:08 開始下山,往大屯主峰登山口前進:)

61 

10:15 抵達大屯主峰登山口,開始登大屯主峰go go go!!在上爬的途中,雪況越來越好,讓我很興奮!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10:34 經由一番努力之後,終於登頂大屯主峰,上爬途中遇到很多山友,我印象最深刻地是當我在拍風景時,後面的大姊說你在拍我嗎,我說大姊入鏡不錯啊XD,我喜歡登山過程中大家各自表現出純真的一面,後來我也請山友們幫我拍照很感謝:)另外我特別把我的攻頂包與雪合照紀錄歷史性的一刻!之後因為太冷就繼續往前進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45 抵達軍事重地區,這裡雪很多,接下來要前往大屯山真正的最高點,因為雪壓在箭竹上所以平常好走的道路變成要鑽狗洞(奇萊東稜北鞍營地輕裝去登太魯閣大山的時候一開始進竹林超密,要強行鑽入並看地上的路跡,此行為我稱之為鑽狗洞,所以我很難想像雪季的奇萊東稜要怎麼過極品箭竹海,平常就已經穿得很難過了若又加上雪的密緻度,就好像撞到鋼體一樣反彈回來XD)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0:53 抵達大屯山真正的最高點,也就是里程0.9km處(海拔1088m),準備下山時發現對面竹子山山系整個白頭,另外下山之路被雪覆蓋要找一下且又滑,我必須小心翼翼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1:11 經由一番努力之下,終於下到登山口,期間還幫山友找手套,找到了之後我大喊一聲山友聽到了就續行,之後先經過中央氣象局鞍部氣象站,再走百拉卡公路,此時交通大管制超多人,有些車輛有掛雪鏈,好難得的經驗!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1:40 抵達小油坑,看板上顯示壞掉了,上廁所之後馬上往七星山主峰登山口前進,一到登山口二話不說直接進去

138

139 

140

141 

11:53 上平台(大約里程0.6km處),積雪積冰開始變多,走起來更加小心了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2:21 經過一番努力之下,終於登頂七星山主峰,此時溫度計顯示零點多度,在接近主峰頂時雪況甚好,並且要連續地鑽箭竹林,此時山頂上甚多人,大家都超興奮,今天的能見度很不錯,對面的竹子山山系雪況驚人,讓我有一種置身於合歡山東峰頂看白白奇萊連峰的感覺(想像中XD)

154

155

156 

12:23 請山友幫我跟七星山標示合照,連拍了好幾張,山友看我姿勢都一樣叫我換個姿勢我說不用了XD,期間風超大帽子差一點就不知道飛去哪了,感謝好心的山友幫我找回來:)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2:27 開始下山前往七星山東峰

165

166

167

12:30 抵達岔路口,取往七星山東峰方向,途中積雪甚多,大家都很小心走不敢大意

168

169

170

171 

12:36 登頂七星山東峰,這時我的手好凍阿....讓我想起南三段雪攀櫧山頂的時候手也是凍到快沒知覺了,請山友幫我拍個登頂照就趕緊下山,加油還有好長的路程要走!

172

173

174

175

176 

12:39 開始下山,但下山才是挑戰的開始,此時的我有點疲憊,但想到接下來連續陡降加上雪地(幾乎都硬冰)行走讓我要更打起精神來走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2:58 下到椅子休息處,剛才真是驚險,真的是滑溜溜的,有些山友有上冰爪,對我真的是很危機,讓我想起雪季聖稜線那次,還好靠著經驗平安度過,期間山友們都互相鼓勵互相照顧:)

193  

13:00 把外套脫掉然後續行,接下來的路況比較好走(冰沒有那麼密集了),途中看到柯基犬來登山我覺得很有趣就來張特寫XD

194

13:06 抵達七星公園,此時幾乎沒有雪了,路況甚好,續行

195

196 

13:19 抵達冷水坑,剛剛下攀的時候遠眺陽明山東側山系,明顯沒有積雪,我心裡暗想可以順利地到聖人橋搭小18回家了!

197  

13:21 到涼亭休息,把隨身糧(一顆芭樂)吃了,另外也補充水分

13:37 休息夠了續行

198

199 

13:58 抵達擎天崗,都沒有雪,跟前年霸王寒流那一次差好多,往七星山遠眺大約海拔900公尺以上才有明顯雪況

200

201 

14:07 登頂竹篙山,沒雪,拍照就下山,但往竹子山山系雪況驚人!

202

203

204

205 

14:31 抵達金包里大路岔路口,取往風櫃嘴方向前進,最後一哩路了,加油!

206  

14:42 抵達磺嘴山登山口

P_20180206_144224  

207

15:00 登頂石梯嶺,在接近石梯嶺頂的時候,開始有積雪但不豐,此時手機快沒電了趕緊照相(另外溫度太低也是一個因素,導致電源不穩...)

208 

15:04 抵達青青草原,有一點殘雪,之後我因為感覺到血糖過低所以就拿公司尾牙發的巧克力來補充熱量

209  

210  

15:31 登頂頂山,沒有積雪,此行的最後一個山頭,完成了要回家了!

211

212 

15:59 抵達風櫃嘴登山口,有人問我這裡有沒有行動咖啡店我傻眼了...當然是沒有XD,還有我又拿出巧克力來補充熱量然後坐下來休息一下,這次縱走有讓我累到的感覺XD

213 

16:36 抵達土地公廟,之前在天溪園上廁所也休息一段時間,總而言之,感謝山神讓我能完成此次縱走!

214  

16:46 抵達聖人橋,此次雪季陽明山西向東大縱走成功,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215

216 

17:00 搭上小18公車了,此時我所有的照相機全部沒電,總共照了大約快600張的相片,圓滿結局:)

之後到了劍潭捷運站再搭捷運到七張站吃飽飽XD,再搭公車回家,好滿足的感覺!

後記與檢討:

這次雪季陽明山西向東大縱走(獨走)大成功,我很感謝陽明山系眾山神對我的幫忙,還有山友間的互相幫忙與拍照,在登頂十個山頭之中,只有竹篙山和頂山沒有雪其他八個山頭皆有積雪,另外我對於登山充滿了信心,我具有登山的專業讓我在遇到各種困難地形都能夠處理得宜,時間的安排都在我掌控之中,這次登山讓我回味以前跟父親一起登百岳的好時光,登完此次雪地大縱走之後,回家就跟我父親分享並跟兩年前父親獨走雪季陽明山縱走(聖人橋-->小油坑-->苗圃)並做個比較,也補足了當時父親沒有走到大屯山系的缺憾(時間也不允許),但今年這次雪線沒有比前年霸王寒流的雪線那麼低也沒有那麼普遍,前年霸王寒流雪線大約是海拔300公尺且普遍,今年雪線大約是海拔850公尺但侷限於某些特定區域(像是二子坪很多雪但小油坑冷水坑一點雪都沒有),接下來我也就有更大的衝勁去追逐我眾多的夢想,陽明山系眾山神,再次感謝您們:)最後我跟我父親互相約定在下次陽明山下大雪的時候,我們再一起走雪季陽明山大縱走:)之後晚上睡覺有時會回想起來,跟前幾年雪季聖稜線一樣(現在中視正在播MIT台灣誌聖稜線,讓我想起巴紗拉雲山到布秀蘭山那一段雪地艱苦的路程),在我的一生留下最難忘的回憶,此生沒有白活:) 繼續努力,加油加油go go go~!!!

參考資料:
(1) [登山紀錄] 數次陽明山大縱走紀錄(三次西向東一次東向西):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121044557
(2) [登山紀錄] 陽明山大縱走獨走紀錄(一次西向東一次東向西):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334857902
(3) 2016.10.01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畢其功於一日: http://www.wayfarer.idv.tw/Taiwan/2016/1001/1001.htm
(4) [登山紀錄] 1/25/2016 雪季陽明山縱走(聖人橋-->小油坑-->苗圃):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321250890
(5) [登山紀錄]12/29/2013--1/3/2014六天五夜雪季Y型聖稜線縱走: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52137004
(6) [台灣高山美景系列(一)] 我與父親的雪季Y型聖稜線篇: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265064524
(7) 20180218【815】聖稜線! 探險台灣十五年 布秀蘭回眸 江山如此多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jEZRCnXLU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前言
完登砂卡礑三雄是我們父子的目標,也是為了接下來南三段的體能訓練,但我卻一直都沒有寫詳細圖文版,原因是接下來的南三段對我們父子是一大考驗,也就沒有辦法集中精神寫(另外還有工作的因素),不過在今年七月中跟父親完登百岳之後,我們的心願終於達成,也就恢復了隨興登山的目標,大部分時間都各自走陽明山大縱走訓練體能[最近一次我自己走陽明山東向西大縱走(聖人橋-->清天宮)很自然地走出了六小時六分鐘讓我覺得這是登山訓練的結果但還是要繼續努力!!],久久再登一次高山就可以了:)最近剛好工作告一段落,藉由在長途車上趕緊把此篇詳細圖文版寫完,不然的話就沒有辦法完成了XD回想起那時候,三天都是下雨天,雖然細節我都忘了差不多了,但藉由網路上山友提供的遊記和我整理相片之後,於是我又記起來了:) 第一天一大早叫計程車去周醫師家門前集合然後早上四點出發,好不容易做了好久的車到了新城吃午餐,然後再到太魯閣國家公園服務處整裝起登,記得一開始就是連續的階梯上升,但途中有許多平台可以展望立霧溪峽谷壯麗美景,雖然天氣陰陰的,但遠方可以看到太平洋很不錯!! 階梯完畢後就是一般的登山小徑,走起來也蠻舒服的,經由一番努力之下上到了流籠頭和雨量計處,接下來的路況優質很好走,抵達立霧山登山口我們把重裝卸下輕裝去登立霧山,這座山路徑非常原始,加上此時天空下起霧雨顯得濕冷,但我們一行人還是登頂了,拍完登頂照之後就原路下山(其實另一頭好像也有路下去但不順路也少人走),之後抵達了豪華民宿,晚上還可以洗澡和吃豐盛的大餐和毛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這實在是太安逸了XD 吃完飯洗完澡之後就去睡了因為隔天要摸早黑登清水大山,到了隔天我們一行人很早出發,但天氣不好下著霧雨,但周醫師還是按照原定行程出發,走著走著遇到岔路由於天黑也看不清要往哪走於是就上去問就知道了:)接下來就是要走砂卡礑林道,這林道好多崩塌地,一下子低繞一下子高繞一下子崩壁,加上我發現我的頭燈不夠亮又走在最後一個(旁邊是萬丈深淵...),還好我跟周醫師反映了之後他們才沒有繼續走很快,不然我差一點跟不上了...(之後南三段我就去買很亮的頭燈加上電池多帶就安然渡過,不然在南三段第七天從郡東鞍部營地摸早黑沿著東郡大山主體,旁邊就是懸崖的地形上爬說真的有危險性,加上我又是走在最後) 走著走著終於天亮了,不過並沒有日出而是雲霧繚繞,總而言之天氣不好就是下著霧雨,好不容易走完林道抵達清水大山登山口,接下來就要開始連續上攀,但辛苦的同時,有霧淞可以看是最大的幸福!!好不容易登頂清水大山,雖然在過程中隊員有出了一點小小的狀況(腳抽筋),但還是憑著自己的意志力登頂了很不簡單!在清水大山頂氣溫很低(應該有零下一兩度),雖然但不到景色,但雪白的銀色世界還是讓我覺得很享受,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時候很高興地在清水大山頂上吃著冷冷的竹筒飯XD,清水大山的三角點超大超棒我超喜歡!下山途中我一樣連續取景,因為真的好美!!返回民宿晚餐還是吃的超級豐盛讓我們補足了元氣,在吃飯之前大家一起聊山經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趣事,因為我的個性是不太喜歡跟人聊天的XD隔天一大早摸早黑登千里眼山,這時我終於把手電筒帶著,但我沒有想到路徑太過濕滑,總而言之都是泥巴路讓我們吃足了苦頭!但我們來是靠著意志力登頂了千里眼山,好不容易阿!途中有看到太平洋也是不錯!下山途中一樣更是小心,因為上山不易下山難,尤其是陡下坡加上超級滑一不注意就會完蛋了XD到民宿後還有熱騰騰地湯可以喝讓我覺得超級棒!此時的我們覺得心情放輕因為已經完登了砂卡礑三雄,下山之後去吃慶功宴也覺得非常好,也很感謝周醫師在網路上臨時安排此行程,讓我們父子有機會完登砂卡礑三雄,而且周醫師這次開車真的很辛苦,從台南開到花蓮然後又原路開回這里程數超遠,我們父子真的超級感恩!另外這次的隊員實力都相當好,都走得好快XD,於是我們父子一同度過了此次路徑極端濕滑的考驗,再接下的南三段我們遇到下雪的極端天氣也順利地走完全程(也超感謝廚司登山隊的老闆黃志銘,經驗老到!!),再之後我們父子也在七月中在加利山順利完成我們第一輪百岳(完登百岳第一次),這真的是美好的回憶:)

[2] 實際行程:
D1(2/15/2016): 家-->周醫師住所集合-->太麻里-->新城吃午餐-->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雨量計-->立霧山登山口-->來回立霧山-->BUYA民宿
D2(2/16/2016): BUYA民宿-->砂卡礑林道-->清水大山登山口-->裸岩坡-->清水大山頂-->清水大山登山口-->BUYA民宿
D3(2/17/2016): BUYA民宿-->千里眼山登山口-->碎石坡-->千里眼山頂-->千里眼山登山口-->民宿-->太魯閣管理處-->慶功宴-->池上-->永康火車站-->台南火車站-->溫暖的家

[3] 時間紀錄(加上簡單遊記,由於時間久遠細節有些忘記了):
出發前一天看天氣預報(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遊客中心),會下雨...

6

D1(2/15/2016) 天氣:多雲時陰轉霧雨
2:30 起床
3:30 整裝從家裡出發,準備叫計程車(06-2755555府城計程車,約五分鐘車就會到)到周醫師住所前(跟上次能高安東軍一樣)
3:45 抵達周醫師住所前

7

4:00 上車了,之後沿途載山友們
7:02 抵達太麻里吃早餐

8

9

10

11:30 抵達新城吃午餐

11

12:06 吃完午餐準備去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此時天氣不怎麼好

12

12:48 抵達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開始整裝,另外我們利用整裝期間到附近晃晃
13:00 整裝準備出發

13

14

15

台南維冠大樓倒塌事件,所以降半旗致哀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3:03 抵達往同禮部道指標3.7km處

27

28

29

30

31

32

33

13:09 抵達岔路口,一往流籠頭,一往大禮部落(還有2850m),續行時可以看到流籠頭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13:12 抵達往大禮部落指標還有2534m,一路有很多的解釋牌子很不錯,此時越爬越高可以看到立霧溪和壯闊的海,也開始有無數的上升階梯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13:15 抵達往同禮部道指標3.1km處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13:35 抵達往同禮部道指標2.7km處

77

78

13:41 抵達往同禮部道指標2.5km處

79

80

81

82

13:44 抵達岔路口一往大禮部落指標1700m處,一往蘇花公路1200m,此時終於登完了階梯,接下來就是原始山徑了,但步道還是很優質很棒

83

84

85

86

13:52 抵達往同禮部道指標2.1km處

87

13:52 抵達往大禮部落指標1320m處

88

89  

90

91

92

93

94

14:08 抵達往同禮部道指標1.7km處

95  

96

14:19 抵達往同禮部道指標1.5km處,之後開始有大景,可以遙望太平洋,然後休息一下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4:35 抵達往同禮部道指標1.1km處,附近有土地界標的標示來特寫一下

108  

109

110  

 111

112

14:38 抵達往大禮部落指標212m處,終於到相對高點了,開始好走了,此處有雨量計和一些流籠頭的東西,然後休息一下並四處拍照

113

116

117

115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9

130

131  

14:55 抵達農家,拍照留影一下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5:38 抵達立霧山登山口,把重裝放下,輕裝去登立霧山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6:09 登頂立霧山(標高1274m),霧雨沒有展望,拍照記錄一下就下山

147

149

148

150

151

152  

153

16:33 回到立霧山登山口

154

155

156

157

17:08 抵達往民宿的岔路,剛剛途中已經看到民宿(雲霧繚繞)

158

159

160

17:11 抵達民宿,拍照記錄一下,然後就休息了,民宿提供了可以洗澡,有毛毯可以蓋,有非常好吃的飯菜,回想起來這是我們登山經歷過最安逸的XD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8:05 洗完澡後開始吃晚餐,有竹筒飯可惜我力量太小(要敲很大力)弄不開XD

170

171

172

19:00 就寢,明天一大早要摸黑去登此行程的重頭戲清水大山
D2(2/16/2016) 天氣:霧雨
2:30 起床
3:35 輕裝出發,此時下霧雨,走一段我才發現我的頭燈很暗也忘記帶大手電筒了,起初走一段有迷了一下路(因為是摸黑在單純的路況也有可能走到其他民宿的岔路上)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7:27 終於走完砂卡礑林道,抵達了清水大山的登山口,因為是摸黑加上下雨也就沒有多做紀錄(相機拍不起來,即使拍起來也是黑黑的),在天亮時沒有日出,霧氣很濃,有很多處的崩塌地且不時要高繞低繞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7

211

219

8:30 上攀到開始有霧淞美景可以看,這讓我回憶起去年(2015)二月出去郡大山和西巒大山的景象,那時遇到了麥導團隊我們超懷念!

216

196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2

214

215  

217

218

220

221

222

9:23 抵達裸岩區,可惜大霧沒有辦法看到遠方太平洋的景色,但是看到霧淞也是一種收穫

213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9:57 經過一番努力之下,終於登頂清水大山(標高2401m),覺得好不容易,其中過程中有發生一點小插曲,那就是在上攀途中有名隊員覺得很累並且腳有點抽筋的現象,還有在休息之後然後靠著自己的意志力也是順利登頂(本來他想放棄了說...),但因此慢了半個多小時,登頂之後就大休息並把帶來的竹筒飯拿來吃,真是美味XD

235

236  

237

238

239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清水大山頂團體照(周醫師提供)

領隊相片  

250

251

252

253

254

10:30 開始下山,我還是一樣對霧淞美景狂拍照,因為實在是太美了:)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11:55 返回清水大山登山口,不休息續行,另外也對周遭景色做些紀錄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13:07 抵達簡易帳篷處,大家休息一下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14:40 經由一番努力之下,終於走完了砂卡礑林道難走的部分,繼續往我們住的民宿前進,周醫師順便去探一下千里眼山的登山口的確定位置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14:56 回到溫暖的民宿,一想到晚餐我又好興奮!!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18:11 洗完澡之後,享受美味的晚餐,在吃飯前大家一起泡茶聊天(其實我本來不想,只想要自己一個人的但覺得不好),期間跟大家分享彼此的登山經驗我後來想想很不錯,至少能打開我閉塞的心防XD

383  

19:00 就寢,隔天還是要摸早黑去登千里眼山,還是要很早起床
D3(2/17/2016) 天氣:霧雨
3:00 起床
4:10 輕裝出發,此時我有帶大手電筒照明(拿在手上),不過千里眼山一開始路徑竟是很濕滑,讓我們吃足了苦頭,期間我們還迷了路,但還好在大家分頭找路的情況下解除了此次的危機(摸黑有一定的風險)

384

385

6:23 終於上到稜線上,此時天微亮,剛剛真的是連續陡上再陡上,有好幾個陡坡都是接近垂直的,又濕又滑說真的很危險,此時天氣不好下霧雨,但還是可以遠眺太平洋海岸線,拍照記錄一下續行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6:48 在陵線上走來走去終於到了碎石坡區,這表示說離山頂不遠了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7:04 經由一番努力之下,終於登頂千里眼山(標高1624m),又濕又滑又陡峭,是一座不好登的大山,短暫休息之後因為很濕冷就趕快下山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7:10 開始下山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8:54 返回千里眼山登山口,一路上又濕又滑差點摔跤...

426

427

428

429

430

9:07 回到溫暖的民宿,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家,另外民宿有提供我們點心(熱湯)很不錯!

431

432

433

9:54 整裝出發回家了,本來是要走到砂卡礑步道的但下雨就原路回去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10:30 返回立霧山登山口,續行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11:15 返回雨量計,剛剛遇到住在部落的村明很辛苦地背東西讓我們覺得很辛苦,互相鼓勵之後續行

451

452

453

454

455

11:28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2.6km處

456

457

458

11:45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2.2km處

459

11:50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2.0km處

460  

11:55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1.8km處

461  

462

12:01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1.6km處

463

464

12:06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1.4km處,此時開始陡下階梯,我父親有點累了加上接下來要走南三段所以不敢走快怕受傷(周醫師他們階梯這一段走超快我就不知道在快啥?!),加上接下來的路況很單純我就跟我父親決定慢慢走:)

465

466

12:12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1.2km處

467    

12:19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1.0km處

468

12:27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0.8km處

469

12:33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0.6km處,此時我先走去跟周醫師說一下(因為他們都不見蹤影,後來才得知他們往流籠頭方向去了)

470

12:36 返回往太魯閣台地指標0.4km處

471

472

473

474

12:40 返回太魯閣台地,也就是登山口,我就去找周醫師,到停車處不見人影,就當我還在納悶時我看到周醫師他們了,跟周醫師講了一下就先去盥洗間換衣服了,後來我父親也到了

475

476

13:10 上車準備去吃慶功宴

477

478

13:28 抵達餐廳吃慶功宴,並且繳交此次行程的費用,本來周醫師算我們很便宜,後來我和我父親想想覺得不妥就給多一點,不然的話周醫師真的太辛苦了(開車加上帶路加上慶功宴加上民宿...等等)

479

480

16:55 抵達池上,休息一下

481

482

483

21:50 抵達永康火車站

485

486

487

488  

22:09 抵達台南火車站

489  

22:30 抵達溫暖的家

[4] 後記:
這次完登砂卡礑三雄讓我們父子印象深刻,清水大山早早就是我和我父親的登山口袋名單,剛好在過舊曆年前看到周醫師舉辦此活動,我那時豪不猶豫就聯絡周醫師並且報名了,雖然整整三天幾乎都在霧雨中渡過,但我們還是走完了全程(只差沒有走到砂卡礑步道而已,但這是小事情XD,因為那是超級大眾路線),這次登山旅程我和我父親都覺得異常艱辛,路徑陡峭濕滑加上崩壁無數,但經由這次考驗之後,接下來我和我父親在縱走南三段時就通過了考驗(因為南三段是什麼路況都有,更加刺激還遇到大雪伺候XD,想起來還真是懷念阿!!),但我後來覺得住民宿有點太過安逸,會讓我不想隔天摸超早黑登清水大山和千里眼山的慾望XD即使我過了那麼久再來寫此篇詳細圖文版,起初我都忘光光,但看著照片我還是記得一些當時的情況,只是有些很細節的東西忘記了,總而言之,這是一趟很值得回味之旅,這次完登砂卡礑三雄的難度(壞天氣)大約跟好天氣的大小劍之旅差不多,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行,最後,很感謝周醫師舉辦此次行程:)

[5] 參考資料:
(1) 輝哥的天空---清水大山篇: http://輝哥的天空.tw/mountain/nopaiA/hualien005.htm
(2) 輝哥的天空---立霧山篇: http://輝哥的天空.tw/mountain/nopaiA/hualienAA087.htm
(3) 周敏雄醫師的玉山牙醫診所【UGI登山CLUB】20160215─20160217立霧山、清水大山、千里眼山(砂卡噹三雄)活動計畫書
(4) 周敏雄醫師的blog--20160215─20160217立霧山、清水大山、千里眼山: http://ugi636383.pixnet.net/album/set/15210598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山在虛無飄渺間
變幻莫測未可知
風起雲湧奇萊北
敬畏之心油然生

1.前言
終於又有時間再度拜訪奇萊北峰,雖然說我們父子在個別有空之下都以陽明山系縱走做訓練,期間有一次我自己竟然在很自然的情形之下走出了陽明山東西大縱走6小時又6分鐘走完全程(聖人橋到清天宮,總過走了十個山頭),但我其實有擔心因為坐辦公室坐太久且一天上升高度達3600m是否會有高原反應,會不會像之前單攻合歡群峰在合歡西峰回程時和單攻奇萊主北回程時從黑水塘山屋上攀到松雪樓高山症又發作了(走沒多久就休息一下),但經過跟父親一起完登百岳的訓練,和對自我嚴格的訓練,這次單攻奇萊北峰即使遇到天氣不怎麼好由其實箭竹林很濕的情況下,我們走得還算輕鬆,原本我以為這次會沒有大景可看,但上奇萊稜線接近奇萊北峰途中,突然放晴了,山神對我們太好了,於是我們這次有欣賞到很美的奇萊稜線風景,在奇萊北峰頂上開始認山頭,看到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無明山,屏風山,雪山稜脈等等(以前第一次單攻奇萊主北時我說還要再研究,就趁著這次全部研究出來XD),奇萊主山有時露臉,但可惜不能看更遠(玉山山塊看不到,頂多可看到奇萊南峰),但奇萊大草原還是很漂亮,一半邊是雲霧一半邊是晴天那種感覺真美好!!感謝山神讓我們父子看到不一樣的奇萊稜線風貌(之前上到奇萊稜線幾乎都是晴朗少雲,這次風起雲湧),也體驗到奇萊山系真的是變幻莫測,一下子大霧,然後過一會兒霧散了出大景,一會兒又出太陽,循環交替著,照片我們總共拍了一千多張超高興的,想說山神對我們太好在關鍵時刻出大景:)我們平常訓練嚴謹,有助於到高山輕鬆又安全地享受絕佳美景,有時一日單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好處是節省時間:)回到家隔天又是辛苦賣力工作向前衝go go go,排毒成功!!

2.行程記錄(加上簡單遊記)
11/24
23:30 整裝從家裡出發
11/25 天氣: 陰天-->霧雨-->多雲時晴-->大霧
2:00 到埔里先加滿油然後到旁邊7-11的停車處休息補眠一下
3:00 休息夠了再出發
4:30 抵達奇萊山登山口,天還沒亮,慢慢整裝準備出發
5:01 登山口拍完照之後,出發單攻奇萊北峰,希望在天黑前回來(現在很早天黑,大約下午五點太陽就下山的差不多了...)

6

7

5:43 抵達小奇萊,休息把外套脫掉續行,此時天微亮,但往奇萊北峰看有黑雲罩頂感覺真的是黑色奇萊

8

9

10

11

6:30 抵達黑水塘山屋,拍照後續行

IMG_4455  

7:12 抵達成功山屋,遇到山友準備回程

12

13

14

15

16

7:54 抵達三叉路口(距離奇萊北峰1.5km),此時下霧雨且雨鞋噗茲噗茲(水沿著褲管流進雨鞋裡...),休息一下吃行動糧(番薯),但怕休息太久身體會冷掉,一吃完拍照完紀錄時間就續行

IMG_4482  

17

18

8:35 上稜線,抵達標示距離奇萊北峰1.2km處,此時還是下著霧雨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9:16 登頂奇萊北峰(標高3607m),在攀登期間天氣轉好,本來是下著霧雨,但霧竟然神奇地散掉了還出太陽,山神對我們真好有超大景可以看,不過這次攀登奇萊北陡峭的路徑有一點辛苦因為很濕很滑,由於時間還早就決定在北峰頂休息久一點再下山,今天的奇萊北很安靜就只有我們父子而已真是享受:)這次我還背了一大罐的可樂但我們覺得消耗熱量並不多就決定不喝我就沒有拿出來了XD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10:06 拍照拍滿足了我們開始慢慢下山,足足休息了50分鐘超舒服的,期間偶爾還出大太陽真舒服,往奇萊大草原看真是視覺大享受啊!!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11:00 返回標示距離奇萊北峰1.2km處,此時好天氣真舒服,雲飄來飄去真美!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11:42 原路返回三叉路口,遇到一名獨攀山友,於是我們就聊起天來順便休息一下,對方一看著我就問我說你是不是有一個blog我說是XD,談話之間對於山林交換了很多寶貴意見(像是現在登玉山要很小心因為抓偷跑很兇....),山友問我南一段的遊記如何偷渡我沒有寫(那時是因為我有詢問領隊之後才決定先不寫),其實就是先在向陽遊樂區搭營然後半夜0:00起床摸超級早黑(1:00出發),先沿著南橫倒回去走一小段路就可以看到偷渡口,但偷渡口進去路並不好走,上爬剛好避過管制站,大約會上到離管制站約莫500公尺處,之後就安靜地走就可以了
11:57 休息夠了我們跟山友道別了之後就繼續下山,山友要獨攀奇萊北壁不知道後來有沒有走完?!祝福:)

94

95

96

97

98

12:47 返回成功山屋,不休息續行,之前遇到不少人準備要到稜線紮營或住山屋
13:37 返回黑水塘山屋,此時我們不休息續行,接下來頗辛苦,讓我回想起之前奇萊主北單攻的時候,我每走一段就要休息一下,這次要看看我有沒有改進

99

15:04 返回小奇萊,途中我們都已很穩定的步調上攀,我原本以為我會軟腳但沒發生太好了,代表我有進步XD

100

101

15:46 返回奇萊山登山口,此次奇萊北峰單攻圓滿結束,含休息時間為10小時45分鐘,可謂悠悠哉哉欣賞美景:)

102

103

16:30 準備回家,途中看到了雲瀑真美好!!

104

105

19:00 抵達埔里吃千葉火鍋吃到飽當作是慶功宴
23:00 回到溫暖的家,從家裡出發到回到家裡共花了23小時又30分鐘,可謂真的是一天完成(不過這次我開車開了將近快500km有累到)XD,上次單攻奇萊主北是在中華電信黎明會館睡了兩晚,嚴格說是花了三天完成一日單攻奇萊主北,完美!!  

IMG_4842  

3.後記與檢討:
這次我們一日單攻奇萊北峰完美結束,行前我們反覆地研究我們之前一日單攻奇萊主北的紀錄,考量說現在可以走的時間比上次短很多,且天氣也不是那麼好,於是我們就採取保守策略,況且我們父子已經完登百岳,對於登山就開始隨興(挑自己喜歡的高山來登即可),以看高山美景和練身體(主要是肺活量)為首要目標,本來上奇萊稜線下著霧雨我們想說大概就練身體吧,沒想到山神對我們太好,越接近奇萊北峰主體天氣瞬間變好,這是我就把所有相機都拿出來拍了一千多張的美景照,下奇萊北峰要離開主體時,我們很感謝奇萊北峰就回頭拜拜,超感謝山神賞給我們父子大美景,我覺得別有一番風味:)但是我此次以為箭竹林不是很濕就都沒有穿雨衣雨褲,結果就是雨鞋浸水,褲子溼了一大半,有點過輕忽,另外帶的超大瓶可樂也沒喝,就當作是重量訓練吧XD還有我父親的攻頂包不平衡也是要改進的地方,總而言之,登高山要謹慎才是:)

4.參考:
(1) [登山紀錄]10/4/2013單攻奇萊主北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20509312
(2) [登山紀錄]7/22/2013單攻合歡群峰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25754956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不容易在工作之餘把我很喜歡的陽明山大縱走紀錄(我獨走部分)整理起來,剛好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在舉辦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拓印活動,我今年就利用空檔在上半年嘗試西向東獨走,下半年再嘗試東向西獨走,很高興都能夠順利完成,以下就是我這兩次獨走的詳細記錄

[1] 2016年4月6號陽明山西向東大縱走

這次縱走非常地順利,山神有保佑賞給我一個大晴天,讓我拍了一千多張的相片且成功率極高,讓我享受到如同高山般的美景:)走完全程共花了6小時又42分鐘(清天宮走到聖人橋,含休息時間)也算有進步了,且是在自然的情形下完成(沒有跑山因為我穿涼鞋,話說我很喜歡穿涼鞋爬山是因為這樣比較舒服,但有帶一雙備用拖鞋以免涼鞋壞掉了,還有這次我不帶登山杖了),我還是一樣邊走邊欣賞風景並拍照,總而言之我很喜歡陽明山大縱走這條路線,想要看高山美景的話是一種不錯的方案:)

成員:我一人
紀錄:我

4/6/2016 天氣:大晴天
*代表登頂山頭,一共有10個(向天山-->面天山-->大屯西峰-->大屯南峰-->大屯主峰-->七星主峰-->七星東峰-->竹篙山-->石梯嶺-->頂山)

7:30 捷運北投站搭上小6公車

1

7:50 抵達清天宮,趕緊照相紀錄時間就往登山口前進,今天的目標就是從聖人橋出來

2

7:52 抵達登山口,把外套收到小背包裡就出發了

3

4

5

IMG_5981

IMG_5984  

8:27 抵達向天池

6

IMG_6006  

*8:36 登頂向天山,下鞍部開始有壯麗的雲海超棒的!

7

8

9

10

11

*8:43 登頂面天山,去觀景台狂拍照,有雲海超棒的,且可以看到遠方的山系,讓我很興奮,我最喜歡看到藍天雲海少許的白雲:)

12

13

14

15

16

8:48 開始下山準備去爬大屯群峰

IMG_6063  

8:58 抵達面天山登山口

17

18

9:00 抵達大屯西峰登山口,不休息進去了,路開始不好走

19

20

21 

22

*9:14 登頂大屯西峰,看著向天面天雲海很舒服

23

24

25

9:19 紀錄時間之後下山,開始有接近垂直的拉繩,需小心

26

27

28

9:26 拉繩段結束

IMG_6137  

9:27 岔路口取往大屯南峰(剩0.4km)

IMG_6140

IMG_6142 

IMG_6143

IMG_6145 

29

*9:34 登頂大屯南峰,風景太好了一樣狂拍照

30

31

32

9:39 開始下山,前往鞍部再去登大屯山主峰

33

9:45 抵達鞍部,取往大屯山(剩0.6km)

34

IMG_6196  

35

36

*9:57 登頂大屯山(標高1076m,但還不是最高點,但有牌子寫著大屯山),剛好遇到腳踏車友,請他們幫我拍照留影超感謝:)

37

38

39

40

10:07 抵達大屯山系最高點(標高1088m),不休息續行,太陽好大好熱...

41

10:18 抵達大屯山登山口,接下來要走一段公路(巴拉卡公路)

42

10:20 抵達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鞍部氣象站,拍照記錄  

43

44

10:36 到主幹道(台2甲公路),前往小油坑

45

10:45 抵達小油坑,不休息續行,開始進入七星山系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11:11 登頂七星主峰,好多人好多人,本來想說在此吃午餐,但看看時間還早到竹篙山再吃好了,請山友幫我拍個登頂照之後,再對群山狂拍之後下山

55

56

57

58

11:17 開始下山,前往東峰

59

*11:21 登頂七星東峰,先幫好幾組山友拍完照之後就一樣狂拍照,尤其是對七星主峰的山形,今天賺到了:)

60

61

62

11:28 開始下山

11:40 到七星公園岔路(里程0.8km),續行

63  

64

65

11:50 抵達冷水坑登山口,拍照記錄時間續行

66

67

11:55 抵達菁山吊橋,並順便幫遊客拍照

68

69

70

71

12:10 抵達擎天崗,超多人我一點都不想待(吵死了)續行,前往竹篙山

72

73

*12:22 登頂竹篙山,此時開始有鐵腿現象,我決定吃午餐大休息了,等等還有好遠的路要走,當然也是先狂拍照

76

P_20160406_122345  

74

75

12:40 吃飽了休息夠了開始下山,此時體力已恢復:)

P_20160406_125243

P_20160406_125247 

12:55 到四叉路口,取往風櫃嘴方向(還有5.9km),開始又恢復人少少的狀態太好了:)

77

78

79

80

*13:17 登頂石梯嶺,視野一樣讚,一樣狂拍照

81

82

83

13:21 到草原,無數隻牛,繞路通過以免驚擾

84  

85

86

*13:43 登頂頂山,此行程最後一個山頭,拍照紀錄時間不休息下山

87

88

89

90

14:06 抵達風櫃嘴,不休息前往聖人橋,又是無數的下坡路

91

92

P_20160406_141226  

93

P_20160406_142051

P_20160406_142403 

14:33 抵達聖人橋 

94

14:34 抵達小18號公車公車站

95  

後記:
這次陽明山西向東獨縱走總共花了6小時又42分鐘(很自然的情形下,我都在拍照照了一千多張相片XD),感覺又進步了一些,以往跟我父親一起走最少都要花8小時,不過我喜歡跟我爸走但是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走,因為我可以更進一步知道我內心如何跟山林對話,很喜歡這種寂寞的感覺享受山林,但一個人走特別需要很小心時時注意路況(對比兩個人以上走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使登山經驗很豐富都要砍掉重練),即使是很清楚的道路都要注意,總而言之要小心就是:)

檢討與期許:
(1)拍照的時候要注意路況,不要走錯路
(2)此時更需要正向思考,下次獨走時隨時要有正能量

參考:

(1) [登山紀錄]數次陽明山大縱走紀錄(三次西向東一次東向西):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121044557

[2] 2016年10月8號陽明山東向西大縱走

其實今天本來還有其他的小事情,但從窗外可以看到陽明山山系於是我就決定要去挑戰陽明山東向西獨走,剛開始天氣還不錯,天氣很涼爽,但我怎麼都沒有想到下午到大屯山系都在下雨(雨還不小),所以這次拍的相片就沒有像上次西向東那麼多,大約三百張左右,另外還好我在出發前仔細想想這幾天陽明山山系下了不少的雨,於是我就穿雨鞋加上爬高山穿的登山褲,不然大屯南峰,大屯西峰那一段真的超級滑,穿涼鞋一定會連續摔倒,這次起登時間有點晚(到聖人橋已經早上10:30了),但我還是在下午5:53分抵達清天宮,總共花了7小時又23分鐘完成此次陽明山東西大縱走獨走(聖人橋-->清天宮,比上次我西向東獨走慢,其實上次是因為天氣超好路況單純也沒泥巴也不滑,這次為了安全就稍微放慢速度),途中遇到很多縱走隊伍和很多好人讓我很感激:)回到家後,全身髒透了(雨鞋浸水加上泥巴,登山褲也是泥巴,花了我一個多小時才洗乾淨,但我感覺我全身有排毒,又可以努力工作了

成員:我一人
紀錄:我

10/8/2016 天氣:多雲轉陣雨(有時下雨還蠻大的)
*代表登頂山頭,一共有10個(頂山-->石梯嶺-->竹篙山-->七星東峰-->七星主峰-->大屯主峰-->大屯南峰-->大屯西峰-->面天山-->向天山)

10:00  捷運劍潭站搭上小18公車前往聖人橋

1

10:30 抵達聖人橋,趕緊照相紀錄時間就往登山口前進,今天的目標就是從清天宮出來,接下來一路上坡經過土地公廟我也祈求神明保佑我這次大縱走能順利完成

2

3

4

7

11:02 抵達風櫃嘴,續行,途中風景很棒!

8

9

10

12

13

15

16

17

19

20

21

*11:28 登頂頂山,拍照後記錄續行

24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11:50,到大草原,今天沒有看到牛

34

36

37

*11:55 登頂石梯嶺,視野很棒,拍照記錄續行

38

40

41

42  

43

12:14 抵達往竹篙山岔路,續行

44

45

*12:22 登頂竹篙山,拍照後記錄續行

46

47

48

49

12:38 抵達擎天崗,好多人

52

53

54

55

56

12:59 抵達冷水坑,我進入服務區買一瓶可樂和餅乾後續行

60

13:08 抵達冷水坑登山口,拍照後續行

62

63  

64

65

66

13:32 休息10分鐘(第一次),吃午餐喝可樂喝水

67

68

*13:53 登頂七星東峰,天氣好像有轉變的趨勢,拍完照續行

70

71

72

73

*14:02 登頂七星主峰,好多人,有好心山友幫我拍照我超感激,並找個位置休息十分鐘吃大顆梨子(第二次休息)

75

76

77

78

14:12 我決定往大屯山系出發,雖然起大霧了

82

83  

85

14:36 抵達小油坑登山口,拍照紀錄續行

86

88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15:05 抵達大屯山主峰鞍部登山口,不休息拍照後續行,接下來開始下雨且要鑽濕的箭竹林,是一個挑戰

98

15:23 抵達里程0.9km處,實際上大屯群峰的最高點(標高1088m),此時下雨有點冷拍照後續行

99

100

101

103

104

105  

*15:33 登頂大屯山(標高1076m,但不是最高點,但有牌子寫著大屯山),剛好遇到一群也是走陽明山大縱走的隊伍(超多人),打個招呼不休息拍照記錄時間完後就續行

107

108

111

112

113

114

15:44 抵達鞍部,取往大屯南峰,此時的我有點累但看看時間還早應該沒問題了

115

*15:54 登頂大屯南峰,下雨趕緊拍照休息數分鐘續行(第三次休息)

116

119

120

15:57 續行,接下來路超級滑讓我專注於每一步,要穩重不可滑倒

122

16:08 岔路口取往大屯西峰,要連續拉繩了,雖然只有短短的200公尺

123

124

125

*16:16 登頂大屯西峰,剛才有連續拉繩路段讓我吃足苦頭,加上下雨天路滑的不得了,在這裡遇到也是走陽明山大縱走的隊伍,此時下著不小的雨但我還是要休息一下(第四次休息)

127

128

16:20 續行,接下來路超級滑讓我專注於每一步,要穩重不可滑倒
16:40 抵達大屯西峰登山口,不休息續行

129

131

16:44 抵達面天山登山口,不休息續行 

133

134

135

*17:02 登頂面天山,休息一下,雖然下著不小的雨(第五次休息)

136

137

138

17:06 續行

139

141

*17:14 登頂向天山,終於登完十個山頭,要下山回家了:)

142

17:19 抵達向天山登山口,天色漸暗續行

146 

17:38 抵達往清天宮登山口1.2km處,要趕上六點多清天宮小6的班車,應該是沒問題了,且走一點開始有路燈(我早就知道了大安心XD)

149

17:53 抵達清天宮登山口,這次陽明山東向西大縱走獨走圓滿結束,去清天宮拜拜感謝神明保佑!! 

150

151

152 

後記:
這次陽明山東向西縱走總共花了7小時又23分鐘(這次跟上次西向東完全不一樣,後段路程都在下雨,路超級滑須小心並放慢速度),感覺比我三年前跟我父親一起走東向西又進步了一些,以往跟我父親一起走最少都要花將近9小時),也感覺到我登山心理素質又成長了一些,這次說實在爬到最後我有累的感覺,但爬完感覺腦筋變清楚真舒服:)

檢討與期許:
(1)這次說實在地我休息次數有點多,這一點要再改進
(2)我覺得我正能量有比上次西向東多一點,但我在七星山主峰還是猶豫了一下到底要不要續行到大屯山系,心裡有點膽怯,總而言之,心理素質要再加強

參考:

(1) [登山紀錄]數次陽明山大縱走紀錄(三次西向東一次東向西): http://hyxie.pixnet.net/blog/post/121044557

最後,我很喜歡陽明山大縱走(無論是西向東或者是東向西:但西向東心理壓力會比東向西減輕很多,因為西向東只要走到竹篙山頂之後的路程就大致輕鬆,因為都是大草原路段;但東向西要一直到面天山頂之後的路程才可放鬆,尤其是在後半段體力下降時要面對大屯南峰和大屯西峰拉繩段,且如果遇到雨天,路徑可是超級濕滑須很謹慎),以現實面來說,三千公尺的高山實在是不容易到達(坐公車或接駁車都要花不少的錢和寶貴時間),所以陽明山大縱走是一條訓練體力加上看"類似"高山美景加上節省時間的極佳路線:)遇到危急的時候也很好撤退,總之,我超喜歡陽明山大縱走,這樣可以使我的身體保持健康,才有體力實現將來的夢想:)

公車資訊(很方便又便宜):

(1) 若東向西可在捷運劍潭站搭小18到聖人橋下車,回程(清天宮)搭小6到捷運北投站下車

(2) 若西向東可在捷運北投站搭小6到清天宮下車,回程(聖人橋)搭小18到捷運劍潭站下車

Huai-Yi 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